赵宏祥,男,籍贯山西省山阴县,2016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专职科研岗,现任古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要从事古代文体学、清代文学研究。

主要论文:
1.《先唐别集序与传体之关系》,《文学遗产》201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9期全文转载)
2.《论画像记》,《文学遗产》2021年第3期
3.《自注与子注—兼论六朝赋的自注》,《文学遗产》2016年第2期。
4.《画像记与全祖望的思想、知识世界》,《学术研究》2021年第6期。
5.《古代肖像画与传记文体》,《中山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6.《集序写作的“认题”与“立意”——以钱谦益集序为中心》,《中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
7.《论“有文在其手”的人文传统》,《文化遗产》2017年第4期
8.《“典范”与“潜流”—惠栋《精华录训纂》注释体例研究》,《中国诗学》第28期(2018年)。
9.《陈应群与〈耐充室词话〉》,《词学》第39期(2018年)。
10《耐充室词话》辑校(节选),《词学》第41期(2019年)。
11.《王船山观生居题壁联考释》(第二作者),《学术研究》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
12.《〈我友诗话〉考探—兼论王易的早期诗论 》(第二作者),《中国韵文学刊》2013年第4期。
13.《王易先生国学治学方法述略》(第二作者),《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14. 《〈夷坚志〉诗词著录刍议》(第二作者),《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5.《龙榆生与詹安泰词律比较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出版专著:
《王易先生年谱》,线装书局,2012年。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古代文书式与文体学研究”,2018.07—2022.12(在研)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项目“石刻文献与文体图证”,2017.07—2021.12(已结项)。
主持中山大学2017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培育项目“清人注清诗研究” 2017.01—2019.12(已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