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坛
-
名师讲坛248巩本栋教授:重审北宋党争与文学的若干问题
-
名师讲坛247刘勇教授:文明互鉴与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
名师讲坛246周绚隆教授 | 谀墓金:碑志文写作的利益驱动与作者的传播角色
-
名师讲坛245吴光正教授:《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与出版
-
名师讲坛244铃木将久教授、丸川哲史教授:竹内好与战后世界
-
名师讲坛243张光芒教授:当代文学的叙事伦理与批评伦理问题
-
名师讲坛242唐文明教授:再论陶渊明的自然观
-
名师讲坛239夏晓虹教授:廖恩焘与晚清文学改良
-
名师讲坛240陈平原教授:AI时代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
名师讲坛236刘跃进教授:谈谈文学经典的阅读问题
-
名师讲坛235: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意识与前沿问题
-
名师讲坛234方秀洁教授:在没有话语的情况下——刻写明清女性友谊
-
名师讲坛233冯国栋教授:书写、仪式与述行:涉佛文体引论
-
名师讲坛232伏俊琏先生:写本时期文献的文本形态
-
名师讲坛231Rémi Mathieu:《诗经》的人类学研究:动作
-
名师讲坛230汪春泓教授:以“木”解《庄》——从庄周“漆园吏”身份看《庄子》思想的形成
-
名师讲坛229Rémi Mathieu:《诗经》的人类学研究:女性及其在两性关系中的情感表达
-
名师讲坛228陈平原教授:大学故事的书写与阅读
-
名师讲坛227程光炜教授:茅盾眉批《青春之歌》前后——兼谈当代文学研究方法
-
名师讲坛225廖可斌教授:论古代文学不等于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