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蒋明智,广西桂林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教研室主任、书法研究所所长,广东高教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和广州市非遗专家等。

长期致力于岭南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其中的西江流域龙母文化研究,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目前的研究志趣:民俗与粤港澳文化认同、非遗保护与书法传承。

业余醉心书艺30余年,五体皆习,尤擅楷、行、草诸体。楷书以欧体筑基,行书以二王为宗,草书得张旭笔法和怀素圆劲之妙。近十年以习草为主,遍临历代草书经典,志在“化古而出新”。

 

开设课程

1.本科生:民间文学概论、书法概论(校核心通识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产业概论;

2.硕士研究生:民间文艺学、民间信仰专题研究、田野调查的理论与实践;

3.博士研究生:民间文艺流派、粤港澳非遗专题研究。

 

主要论文

      一类期刊:

1.《论岭南冼夫人信仰衍变》,《世界宗教研究》(一A期刊),2009年3期。

2.《悦城龙母传说探源》,《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5期。

3.《除夕“卖冷”习俗源流新探》,《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2期。

4.《壮族嬷经与民族文化精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一B期刊)2008年2期。

5.《龙母传说与粤港澳文化认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6期。

6.《女书的吟诵及其传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5期。

7.《《东莞大井头女子龙舞文化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2期。

 

   其它重要期刊:

8.《乡村社会的人情盛宴——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3期。

9.《盘瓠出世:一段图腾生育神话解读》,《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3期。

10.《论古籍、碑刻记载中的悦城龙母传说》,《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1期。

11.《童话与儿童审美——论作为口头传统的童话遗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

12.《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讨:以悦城龙母文化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2期。

13.《民间故事与当代儿童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2期。

14.《略论江绍原的迷信研究》,《民间文化》2000年11/12期。

15.《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能力培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1期。

16.《悦城龙母传说中的“移墓”情节试解》,《民族艺术》,2003年4期。

17.《龙母信仰的历史发展》,《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4期。

18.《论口头流传中的悦城龙母传说》,《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2期。

19.牛郎织女传说新探》,《文化遗产》,2007年创刊号。

20.《龙动与地震》,《非文字资料体系化》(日本神奈川大学主办),2007年12期。

21.《悦城龙母:从传说到信仰》,《文化遗产》,2008年2期。

22.《荆楚民歌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文化遗产》,2009年4期。

23.《当代歌谣如何传承歌谣传统》,《文化遗产》,2016年2期。

24.《佛山“醒狮”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文化遗产》,2011年4期。

25.《民间立场与人性救赎——莫言小说《蛙》的民俗意蕴》,《文化遗产》,2017年6期。

26.《顺德龙母信仰源流》,《文化遗产》,2018年6期。

27.《香港黄大仙信仰的认同价值》,《文化遗产》,2019年6期。

28.《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调保护》,《文化遗产》,2021年3期。

 

主要著作

1.《悦城龙母文化探秘》(专著,25万字),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2.《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岭南沿海篇)》(专著,32万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有限公司,2013。

3.《岭南民俗与技艺》(专著,34万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4.《母仪龙德——肇庆龙母文化》(“肇庆人文丛书”之一,合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5.《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本人为主要参编人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2013年第2版,2019年第3版,已累计发行15万余册。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主编著作

1.《龙母文化丛书》(共6种),新华出版社,2018。

2.《“非遗”保护与文化认同》,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

3.《岭南文化辞典·民俗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

4.《悦城龙母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岭南圣母的文化与信仰——冼夫人与高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科研项目(主持)

1.2016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粤港澳文化认同研究”(批准号16JJDGAT007),经费60万元。

2.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龙母传说和信仰研究”(批准号03CZW009),经费6万元。

3.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龙母诞》(批准号JRZ2012002),经费5万元。

4.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与地域文化特征——以岭南为中心”(批准号05JJDZH250),经费20万元,  因主持人叶春生教授2006年已退休,课题实际由本人主持完成。

5.2006年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岭南春节游艺民俗的历史、现状及其保护对策”(批准号06JDXM750001),经费15万元。

6. 2013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之一《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岭南沿海篇)》,总经费50万元。

7.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信仰(批准号12JJD780007),经费20万元,第一主持人王霄冰,本人系第二主持人。

8.广州市从化区政府2014年招标项目《从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编号:UT-4401106001),经费48万元。

 

参与国家社科项目

1.《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批准号为02BZX048),本人排名第三。

2.《中越边境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批准号为06XNZ046),本人排名第二。

 

学术交流

2007年10月,任日本神奈川大学非文字资料体系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其间,应常民文化研究所所长佐野贤治教授之邀,为该所全体硕士、博士生作了题为《中国龙文化漫谈》的学术演讲。2007年11月赴韩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2013年,4次赴美国参加学术会议。2012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并访问波恩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和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研究所。

 

获奖情况

1.《悦城龙母信仰研究系列论文》(独著)获2001-2003年广西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省级奖)。

2.《佛教逻辑的现代研究》(批准号02BZX048),2006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优秀等级,本人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