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彭玉平,江苏溧阳人,现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兼任中山大学期刊管理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中山大学晋升教授,2003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先后受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中国词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90余篇,著有《诗文评的体性》(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上、下,中华书局)、《人间词话疏证》(中华书局)、《唐宋词举要》(商务印书馆)、《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词学卷》(上、下,山西教育出版社)等多部。获得教育部、广东省科研一、二、三等奖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词学通史》、一般项目《宋代乐语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等项。专著《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入选201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论文

●论词体与其它文体之关系《文学遗产》2019年第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7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4期转载

●清疏:王国维与况周颐会通的审美范式《文艺研究》2019年第10

●梅兰芳与况周颐听歌之词——民国沪上的艺文风雅《复旦学报》2019年第1

●况周颐批点陈蒙庵填词月课综论∥《文艺理论研究》2019年第2

●论词之修择观∥《中南大学学报》2019年第1

●唐诗新经典的形成∥《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8期(卷首语)

●一部具有学术“现代性”的唐诗选本∥《中国诗学研究》2019

●现代旧体文学与文论漫谈《古代文学前沿与研究》第一辑(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

●让词学回到江南《词学》第40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月)

 

●晚清民国词学的明流与暗流——论重拙大说的源流与结构谱系及其内在矛盾《文学遗产》2017年第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18年第2期全文转载

●论罗庄《初日楼稿》及其词学观念《江海学刊》2017年第2

●王国维与民国之大学《学术研究》2017年第1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8年第1期转载。

●曾经“苕华”“何草”意,都入《浣溪沙》调中——王国维《浣溪沙》(已落芙蓉)释读《文史知识》2017年第1

●除却天然,欲赠浑无语——王国维《蝶恋花》(窈窕燕姬)释读《文史知识》2017年第2

●潮落潮生,几换人间世——王国维《蝶恋花》(辛苦钱塘江上水)释读《文史知识》2017年第3

●以哲人之思别开词史新境——王国维词四首并释《文史知识》2017年第4

●王国维《蝶恋花》《虞美人》“一题二调”考释《文史知识》2017年第5

●从“论词词”到《人间词话》——以王国维《浣溪沙》(本事新词)为考察中心《文史知识》2017年第6

●“与晋代兴”与王国维长调创作的矜持之心——以《摸鱼儿》“秋柳”意象为考察中心《文史知识》2017年第7

●秋士之感与有我之境——以王国维19041905年“秋词”为考察中心《文史知识》2017年第8

●一个遗民写给另外一个遗民的“友声”—王国维《霜花腴•用梦窗韵补寿彊村侍郎》简论《文史知识》2017年第9

●王国维、况周颐与梅兰芳—民国沪上遗民词人的艺文风雅《文史知识》2017年第10

●新词飞寄舍人家——王国维《鹧鸪天》(绛蜡红梅)浅说《文史知识》2017年第11

●北窗无此闲逸—《南窗寄傲图》与王国维、孙德谦之素心《文史知识》2017年第12

●其实就一读书人——彭玉平教授学术访谈录(彭玉平、彭建楠)《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

●学脉与文风的传承——彭玉平教授治学访谈(彭玉平,邓菀莛)《天中学刊》2017年第4

●倦月楼论话∥《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第1

 

●论词之“松秀”说《文学评论》2016年第5

●《历代词人考略》及相关问题考论《文学遗产》2016年第4

●宋代乐语作者群体及其创作心态初探《华南师大学报》2016年第5

●夏承焘与二十世纪词学生态《词学》第35辑∥《夏承焘研究》第二辑

●新发现《联益之友》刊况周颐《词话》考论《民国旧体文学研究》创刊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7

 

●晚清楚辞学新变与王国维文学观念《文学评论》2015年第1《新华文摘》2015年第12期转摘,第164-165

●晚清庄学新变与王国维文艺观念《文学遗产》2015年第1

●王国维的忧世说及其词之政治隐喻《文艺研究》2015年第4

●论词学批评中的“以诗比词”说(彭玉平、向娜)《江海学刊》2015年第2

●《履霜词》校订并跋《词学》第34

 

●我这样走进唐宋词的世界——《唐宋词举要》研读手记之一《人民日报》20141223

●王国维与吴昌绶之词学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

●学者研究的“畅神”境界《学术研究》2014年第7

●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学科意义与研究范式《求是学刊》2014年第4期

●从19031907:王国维哲学研究与文学思想的形成《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2

●王国维与罗振玉之诗学关系《安徽师大学报》2014年第1

●书卷多情似故人——我的王国维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第2

●晚清民国诗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彭玉平教授访谈录(彭玉平、孙妙凝)《古典文学知识》2014年第6

 

●有我、无我之境与王国维之语境系统《文学评论》2013年第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

●抄本《人间词》、《履霜词》考论《文学遗产》2013年第6

●王国维与胡适:回归古典与文学革命《复旦学报》2013年第5《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6期转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全文转载

●王国维词学与罗振常、樊炳清之关系《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3

●关于王国维词学评价的若干问题《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2《文学遗产》(网络版)2013年第3期转载

●李冰若《栩庄漫记》初探(与彭建楠合作)《词学》第29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在庄子与叔本华之间——从王国维评贾宝玉说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913

●王国维的词人批评与晚清词风之关系《南京师大学报》2013年第6

●舒芜的唐诗与近代文论研究述论《江淮论坛》2013年第1

●王国维诗词中的《庄子》意象及其精神《文史知识》2013年第3

●王国维拟撰的《文学通论》一书《文史知识》2013年第9

 

●词学史上的“潜气内转”说《文学评论》2012年第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

●王国维与陈寅恪的结构、文体与文学观念《文学遗产》20126

●境界说与王国维的语源与语境《文史哲》2012年第3

●《人间词话》英译两种平议——以李又安译本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9

●“群”与孔子《诗》学之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9期转载

唐圭璋先生与近现代词学源流与谱系《南京师大学报》2012年第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5期转载

●忧与生来讵有端:王国维词与其人生哲学之关系∥《文史知识》2012年“诗词中国特刊”

●《王国维全集》的编纂:历史回顾、当下需求与后续寻访《学术研究》2012年第1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王国维词学研究的困境、转境与进境——彭玉平教授访谈录(彭玉平、黄春黎)《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1

 

●论词之“哀感顽艳”说《文学遗产》2011年第4

●王国维哲学、宗教观念与“人生”诗学《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2

●论陈寅恪的生命诗学 《中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3《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四期转载

●《人间词话》手稿结构论《江海学刊》2011年第2 

●新发现王国维致沈曾植手札七通考释《学术研究》2011年第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词学史上的“尽头艳语”论(与王卫星合作)《求是学刊》2011年第5《高等学校学术文摘》2011年第6期摘转

●王国维《文学小言》研究∥《河南师大学报》2011年第1

●王国维语境中的“人间”考论∥《徐州师大学报》2011年第6

●王国维与陈寅恪文化遗民心态辨析∥《广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1

●王国维《人间词话》手稿的标序与圈识《词学》第25辑(2011.6

●私谊与追思:王国维与陈寅恪《传记文学》2011年第8

●王国维与陈寅恪的中西文化观念 《安徽大学学报》2011年第5

 

●王国维《词录》考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4

●论王国维与沈曾植之学缘《中山大学学报》2010年第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论沈曾植之词学思想《江西师大学报》2010年第1《文学遗产》(网络版)20101

●人间词话手稿札记(四)《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2

●从《人间词话》手稿的征引文献看其词学渊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1

●《人间词话》手稿四论《安徽大学学报》2010年第4收入《文学研究的转型与创新——〈安徽大学学报〉文学研究论文精粹》,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

●《静庵藏书目》与王国维早期学术《复旦学报》2010年第4

 

●论王国维隔与不隔说的四种结构形态及周边问题《文学评论》2009年第6

●被冷落的经典——论《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在王国维词学中的终极意义《文学遗产》2009年第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花间集序》与词体清艳观念之确立《江海学刊》2009年第2《高等学校学术文摘》2009年第3期摘转

●唐宋语境中的“以诗为词” 《复旦学报》2009年第5《文学遗产》(网络版“论文选粹”)2011年第2期转载

●论叶恭绰的清词编纂与研究《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

●王国维与梁启超《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2《文学遗产》网络版20102期转

●王国维与龚自珍《汕头大学学报》2009年第5收入《龚自珍与二十世纪诗词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12

●一个文本的战争《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新华文摘》2009年第17期摘转

●朱光潜与解读《人间词话》的西学立场《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文史知识》转摘

●岭南文化:文化受容与文化转境(笔谈)《华南师大学报》2009年第4

●《人间词话》:从文本疏通到价值认同《词学》第21辑(20096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

●解说与辩难:三四十年代《人间词话》范畴研究《词学》第22辑(200912月)

●陆机《文赋》之用心考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8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梁启勋《词学》与王国维词学之关系《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关于《静安文集》的一桩公案《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文学遗产》网络版2009年第1期转载

 

●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

●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校订并跋《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3

●关于《殷虚书契考释》的一桩公案《中州学刊》2008年第6

●俞平伯与《人间词话》的经典之路《学术研究》2008年第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许文雨《人间词话讲疏》研究《词学》第19辑(20086月)

●蒲菁《人间词话补笺》研究《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3

●以忠实之心著朴实之文——评《中国诗论史》《光明日报》2008610

●陈钟凡与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之创立《岭南学》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不要轻易对诗歌说“不”《当代诗词》2008年第3

●宋代家族与文学关系研究的拓荒之作《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1

 

●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文学遗产》2007年第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一期转载《文史知识》2007年第11期摘要转载

●倚声之源流与体制考论《江海学刊》2007年第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6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2期摘登

●陈廷焯〈骚坛精选录〉初探《文学评论丛刊》2007年第2

●音情之悲与词体之尊——李清照〈词论〉新探》《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3《新华文摘》2007年第16期摘登论点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王国维诗学与词学之关系——兼论晚清“诗话”对“词话”的介入方式及其学术意义 《词学》第18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

●李清照论词的故实与富贵态略释《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

●甄综百家学说,别裁词论历史《汕头大学学报》2007年第6

邱世友教授的词学研究业绩《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

●词学的古典与现代《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1

●诗馀考《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第3

●选本编纂与词学观念《学术研究》2006年第7

●詹安泰词学体系研究《词学》第17辑(200611月)

●现代文学中的古典情怀《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

●王国维“三种境界”说新论《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4

●选本批评与词学观念《汕头大学学报》2005年第5

●端木埰与晚清词学《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

●端木埰〈宋词赏心录〉探论《学术研究》2004年第8

●朱祖谋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梦窗词研究《词学》第15辑(2004/11

●论文人相轻《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

●沉潜考索之功,高明独断之学《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

 

●陈廷焯词学综论《中华文史论丛》总第7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

●明清目录中“〈文心雕龙〉子书说”考论(与梁穗雅合作)《文献》2003年第3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探论《学术研究》2002年第10

●嵇康的论体文与魏晋学术之关系《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

●从《论寄托》到“专言寄托”—评詹安泰先生《花外集笺注》《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1

●文体形态与文体研究的学术空间——评吴承学教授新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1

●中国古代文论体系的本然追问(与杨金文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6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2期转载

 

●魏晋清谈与论体文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7期全文转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称谓的多重指涉及相互关系(与杨金文合作)《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5

●训诂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之关系(与杨金文合作)《学术研究》200111

●陈廷焯正变观疏论《词学》第12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逻辑基点与形态特征《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6

●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学术研究》1999年第3

●王士祯与赵执信关系考辩《学术研究》1998年第5

●旨永神遥论小品《文学遗产》1999年第6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

●陈廷焯沉郁词说解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陈廷焯词史论发微《词学》第11辑 1993年11月

●宋元诗社与宋元文化《文学遗产》1997年第6

 

◎著作

●《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上、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华书局2015

●《诗文评的体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词学卷》(上、下),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人间词话疏证》(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繁体竖排),中华书局2011

 《人间词话疏证》(修订本,中华国学文库,简体横排),中华书局2014

●《唐宋词举要》,商务印书馆2014

●《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人间词话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19

●彭玉平纂辑《白雨斋诗话》(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一辑),凤凰出版社2014

 

◎获奖

●专著《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入选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4

●专著《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荣获中国韵文学会主持评选的首届“龙榆生韵文学奖”特等奖(2016

●专著《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上、下)荣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7

●专著《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词学卷》(上、下)荣获广东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16

●专著《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词学卷》(上、下)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

●论文《魏晋清谈与论体文之关系》(原刊《中国社会科学》)获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

●论文《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原刊《中国社会科学》)获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三等奖(1999

●论文《民国时期的词体观念》(原刊《文学遗产》)获第四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

●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

●获全国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201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

●受聘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

●受聘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2015

●入选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

●入选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7

 

◎项目

●《中国词学通史》,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7,首席专家)

●《宋代乐语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项目(已结项:优秀)

●《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11年后期资助项目(已结项,成果入选“文库”)

●《20世纪中国词学史》,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项目(珠江学者特聘教授项目)

●《晚清与民国词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项目

●《晚清与民国词学体系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04

 

◎课程

●本科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三)、词学研究

●硕士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古代诗文理论研究

●博士课程:中国古代典籍研究、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古代文论、古代诗文专题研究

 

◎联系

●电邮:hsspyp@mail.sysu.edu.cn

●电话:(02084110383

●地址:(510275)广州市新港西路135 中山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