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莫崇毅,1986年生,湖南衡阳人。2004年进入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2008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研究生阶段师从张宏生教授,201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学习,师从詹杭伦教授,2015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翌年进入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工作,2016年至2019年为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师从程章灿教授;2019年至2022年为特任副研究员。经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批准引进,2023年进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工作,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词学。

 

主要论文:

莫崇毅,《“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的交锋与融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莫崇毅,《明末清初词序综论》,《词学》第48辑。

莫崇毅,《晚清民初词坛的严苛声律观念及其影响》,《文学遗产》2022年第2期。

莫崇毅,《论知识性词作自注的演进与特征》,《词学》第46辑。

莫崇毅,《师法统序与逆溯之法——秦祖永画学门径思想述论》,《艺术史研究》第25辑。

莫崇毅,《读者之心:论周济“词史”思想在清季的实现》,《文学遗产》2021年第3期。

莫崇毅,《论朱彝尊的诗词自注》,《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

莫崇毅,《论黄易就探碑与乾嘉学林的互动》,《古典文献研究》第22辑下卷。

莫崇毅,《以散驭骈:论吴锡麒的骈文创作》,《长江学术》2019年第4期。

莫崇毅,《吴锡麒试帖诗论析》,《中国诗学》第28辑。

莫崇毅,《论王士禛〈和漱玉词〉与“雕组不失天然”说》,《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49辑。

莫崇毅,《诗人的表演:渔洋山人与“自我画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年第4期。

莫崇毅,《统序与轨式——张炎词史地位升降与常州词学师法门径的建构》,《文学遗产》2019年第2期。

莫崇毅,《图画题咏与清代三体诗》,《古典文献研究》第21辑上卷。

莫崇毅,《论乾嘉浙西赋学的兴盛与特点》,《问学:思勉青年学术集刊》第3辑。

莫崇毅,《衰病与自救:浙西词派发展中的转关与进境》,《文学遗产》2017年第2期。

莫崇毅、夏志颖,《从“审内”到“审外”——论“词史”写作在顺康之际的演进》,《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4期。

莫崇毅,《劫后花开寂寞红——论道咸时期的“词史”写作》,《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莫崇毅,《“叠”与“紧”:钱载的杜诗批评述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9辑。

莫崇毅,《“师法唐贤”与“自出体格”——琴台赋家的创作价值与赋学启示》,《古典文献研究》第17辑上卷。

莫崇毅,《论吴锡麒律赋观与创作》,《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莫崇毅,《翁钱论交与覃溪宗宋诗学之确立》,《清代文学研究集刊》第5辑。

莫崇毅,《论〈石洲诗话〉的神韵诗说倾向》,《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莫崇毅,《翁方纲〈杜诗附记〉初探》,《杜甫研究学刊》2011年第2期。

莫崇毅,《翁方纲诗论体系的再认识》,《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0辑。

 

主要著作:

(明)陆时雍撰,莫崇毅点校,《楚辞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2月。

 

主要书评:

莫崇毅,《新时期学术史的序中别解——〈学林清话〉读后》,《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

莫崇毅,《赋体潜流的剖析——〈俗赋研究〉读后》,《书品》2009年第5辑。

 

主要译文:

〔加拿大〕林宗正撰,莫崇毅、侯承相译,《袁枚的叙事诗》,收录于叶晔、颜子楠编,《西海遗珠:欧美明清诗文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词自注研究”,2020年起,在研。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清代谈艺诗整理与研究”,2017-2019年。

 

人才计划:

2017年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对象,双创博士(世界名校类)。

 

获奖情况:

第十届中国词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22年。

江苏省美学年会优秀论文,特等奖,2019年。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9年。

南京大学新华报业优秀青年教师奖教金,2019年。

 

(以上资料收集至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