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越,中山大学文学学士(2013)、文学博士(2018)、历史学博士后(2018-2021)。2015-2016年前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交流。现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戏曲与俗文学文献、英藏汉籍、中英文化交流史。
学术论文:
(一)戏曲与俗文学文献
1. 徐巧越:《跨地域融合:从〈花笺记〉看古代说唱文学的演进机制》,《文学遗产》,2025年第2期。
2. 徐巧越:《〈二荷花史〉探考——兼论与〈小青记〉之关系》,《文献》,2020年第5期。
3. 黄仕忠、徐巧越:《王国维所编<罗振玉藏书目录>原本及罗王互赠藏书考》,《文献》,2019年第5期。
4. 徐巧越:《嘉庆二十四年清宫内廷承应情况初探》,《文化遗产》,2014年第5期。
(二)英藏汉籍
1. 徐巧越:《英国藏广府戏曲俗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戏曲、戏剧)》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华戏剧学刊联盟2021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2. 徐巧越:《〈花笺记〉在英国的收藏与接受》,《图书馆论坛》,2019年第4期。
3. 徐巧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中文藏书》,《山东图书馆学刊》,2017年第5期。
4. 徐巧越:《大英图书馆藏中国戏曲俗曲文献初探》,《域外汉籍研究集刊》,2017年第15辑。
(三)中英文化交流史
1. 徐巧越:《19世纪初英国人的戏曲购藏与汉学实践》,《文化遗产》,2024年第6期。
2. 徐巧越、胡宇枫:《闲谈笑语识中国:〈笑林广记〉在英国的翻译与接受研究(1816—1925年)》,《亚非研究》,2023年12月期。
3. 徐巧越:《英国人对中国戏剧的认知与接受(1400-1799)》,《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中华戏剧学刊联盟2022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
4. 徐巧越:《从“器物崇拜”到“文化移植”——中国戏剧在欧洲的早期接受历程》,《中华戏曲》,2019年第59辑。
5.徐巧越、周丹杰:《清末英人眼中的粤剧表演生态——论威廉·斯坦顿的〈中国戏本〉》,《中华戏曲》,2018年第57辑。
6. 徐巧越:《“末代帝师”庄士敦的中国戏剧观》,《戏曲研究》,2017年第103辑。
目录编纂:
1. 徐巧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藏广府方言唱本目录》,《戏曲与俗文学研究》,2017年第3辑。
2. 徐巧越:《英国所见宝卷综录》,《戏曲与俗文学研究》,2018年第6辑。
3. 徐巧越:《大英图书馆所见中国古典小说目录》,《戏曲与俗文学研究》,2020年第9辑。
4. 徐巧越:《英国利兹大学所藏曲类文献综录》,《粤海风》,2022年第1期。
学术翻译:
1. [英]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撰、徐巧越译:《庄士敦和他的<中国戏剧>》,《戏曲与俗文学研究》,2016年第2辑。
2. [英]威廉·斯坦顿(William Stanton)撰,徐巧越、梦珂译:《<中国戏本>导论》,《戏曲与俗文学研究》,2017年第4辑。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国藏中国戏曲文献的著录与研究”,在研。
2. 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国所藏中国俗文学文献的寻访与编目研究”,已结项。
3. 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大英图书馆藏中国俗文学文献的编目与研究”,已结项。
4. 主持《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英国藏广府戏曲俗曲的著录与研究”,已结项。
5. 主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育项目:“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旧藏汉籍的编目整理与研究”,已结项。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xuqy39@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