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 陈淑梅
联系方式:chenshm@mail.sysu.edu.cn
教育背景: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 19世纪中西语言文化文学接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教育经历:
1990.08-1995.07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 本科
1995.08-1998.06 中山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硕士
2001.09-2006.06 中山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博士
开设课程:
本科生:
中国文学简史(上下),中国文学概况与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
高级汉语综合,初级汉语综合,中级汉语写作
研究生:
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汉语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主要著作:
1、《<白门柳>的历史原型与文学想象》(第二作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
2、《今文选》(第二编纂者),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年10月。
3、《声音与姿态——中国女性小说叙事形式演变》,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4、《文人心灵的历史回声 ——〈白门柳〉论》(第二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
5、《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程文超教授主编),执笔第四章和第十五章,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主要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读本》(第二编者),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
2、《初级汉语精读教程》(共两册),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册2013年8月出版,第二册2015年1月出版。
主要论文:
1、《梅辉立<中国辞汇>与中国文学西传》,《国际汉学》2020年第4期。
2、《跨语际文学接受的典型样本》,《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收于《中国文学四大名著译介与传播研究》(许多、冯全功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3、《孟加拉初中级汉语学习者“比”字句偏误研究》(陈淑梅,张娜),《世界华文教育》2018年第3期。
4、《印尼留学生三种常用“把”字句偏误分析》(陈淑梅,陈宇虹),《海外华文教育》2018年第4期。
5、《基于学生视角的课文语料选取原则》,《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VI》,Sinolingua London,2015年4月。
6、《古今“人鬼恋”模式的演变》(第二作者),《文化遗产》2014年5月
7、《互动式汉语写作教学法行动研究报告》,《海外华文教育》2014年第1期。
8、《影响与迎合:革命文学规范下的“自叙传”写作》,《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9、《声音与距离》,《文艺争鸣》2013年9月号。
10、《叙事主体与修辞取向》,《海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收于《广东文艺批评文选》第一辑(花城出版社,2011年10月)。
11、《愚公与智叟》(第二作者),《南方文坛》2010年第4期。
12、《学科史写作的难度与标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3、《女性立场与时代语境的叙事杂糅》,韩国中国语文研究会《中国语文论丛》第39辑,2008年12月。
14、《叙述主体的张扬》,《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15、《新时期女性小说话语权威的建立》,《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6、《论林白小说的叙事特色》,《文学评论》2004年青年学者专号。
科研项目:
1、参与教育部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整理与研究”,承担子项目“编后记中的新文学批评史料”,在研中。
2、中山大学桐山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女性小说叙事话语研究》,2007年——2011年,主持人。
3、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对外汉语阅读语料研究”,2012年——2015年,主持人。
4、中山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汉语言专业留学生写作课‘互动式’教学法探索”,2011年——2013年,主持人。
5、国际汉语学院汉语言特色专业建设子项目“高级汉语写作教材编写”,已结项,待出版。
近年指导硕士论文情况:
邹彩云《<汉字分析>中高级汉字注释研究》(2022年)
张雅淇《<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和<发展汉语·初级综合>复句编写研究》(2022年)
陆怡瑶《翟理斯英译本<三字经>初级汉字注释研究》(2022年)
李悦芬《珀西英译本<好逑传>注释研究》(2022年)
李雪吟《<中国文化象征词典>植物类词条释义研究》(2022年)
董美伶《<发展汉语·初级综合>和<汉语教程>语法点例句对比研究》(2022年)
李薇《<中国文化象征词典>非自然类物态文化词条释义研究》(2022年)
周梦婕《<中国文化象征词典>动物类词条释义研究》(2021年)
张颖《高级汉语综合教材<发展汉语高级综合Ι>词汇释义研究》(2021年)
张洁婷《<初级汉语精读教程>和<当代中文>语法点例句对比研究》(2021年)
戴娆《翟理斯英译本<三字经>中高级汉字注释研究》(2021年)
徐丰《<华语须知>语法点注释研究》(2021)
任会《翟理斯<聊斋志异选>注释研究》(2020年)
何园《<中国辞汇>典故类词条释义研究》(2020年)
肖恬《翟理斯<古今姓氏族谱>道教人物词条释义研究》(2020年)
杨方《禧在明《华英文义津逮》对《聊斋志异》的改编(2019年)
许素梅《梅辉立<中国辞汇>道教文化词条研究》(2019年)
彭美兰《<中国评论>对中国熟语的译介研究》(2019年)
杨蕾娜《初中级印尼学习者使用汉语介词“向、往、朝”的偏误分析》(2019年)
王红《Chinese Made Easy轻松学汉语》(第三版)1-4册练习研究(2018年)
安瑞《针对西班牙母语者的对外汉语教材版式设计调查研究》(2018年)
武阮香茶《越南学生使用汉语连词“而”的偏误分析》(2018年)
陈雪《基于在华韩国商务人士需求的中国文化教材分析与建议》(2017年)
刘少聪《中级精读课文趣味性分析——以<阶梯汉语 中级精读>3为例》(2017年)
张娜《孟加拉初中级汉语学习者“比”字句偏误研究》(2017年)
张喆《高级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研究》(2017年)
荣誉获奖:
1、2005年论文《论林白小说的叙事特色》(《文学评论》2004年青年学者专号)获“广东省第三届文学评论奖”(排名第三)。
2、论文《新时期女性小说话语权威的建立》(《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被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文学评论》编后记认为该论文“发现第一人称叙述反映了女性创作主体在时代语境影响下审美心态的变化过程,视点独特,言之成理。”研究者认为这篇论文“突破以往的研究范式,在研究视角上取得了突破性创新”。(张光芒,童娣《2005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述评》,《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该论文获广东省宣传部奖励。
3、2007年获外国语学院陈世贤奖
主要兼职: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会员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官
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国际汉语教材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