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情况
-
张海鸥教授,男,满族,1954年生。1982年3月毕业于河北师大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担任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诗词学。写作各体诗歌。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北宋诗学》《水云轩诗词》等著作二十余种。获得“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奖”、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华诗词研究院“屈原诗学奖——诗学贡献奖”等。
曾赴日本国、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港、澳等地学术交流、讲学、访学。2004年日本东海大学访问研究员、2005年日本创价大学访问研究员、2008年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
- 开设课程
-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诗词学、文章学、格律诗词写作等。
- 主要著作
-
- 水云轩诗词学自选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20.9
- 宋代文章学与文体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11
- 宋代隐士居士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6
- 北宋诗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6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 柳永论稿(译著,原著宇野直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
- 水云轩诗词,花城出版社2015.12
- 诗词写作教程(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4
- 唐诗宋词经典导读,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12
- 水云轩集,华夏出版社2005.11
-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上编第一章《宋代诗歌概述》,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 宋名家诗导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5
- 唐名家诗导读,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9
- 广选新注集评全宋词中之辛弃疾词392首(与刘扬忠合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 休暇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 两宋雅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0第一版,2009年9月修订版
- 主编当代诗词文献
-
- 女儿香诗词,岳雪楼书局2021.6
- 茅台诗词三百首,中山大学出版社2020.11
- 春风吹过四十年——1977级大学生诗词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8.6
- 余事集——中华诗教学会理事诗词选,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7
- 余事集——中华当代教授诗词选,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5
- 今风雅——2017年中山大学暑期诗词学校讲稿及作品,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7
- 今风雅——2014年广东省诗词研究与传承研究生暑期学校讲演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3
- 今风雅——大学生诗词创作大赛获奖作品集(2006--2014),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7
- 2018年度《中华诗词发展报告 · 诗词教育》,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6
- 2017年度《中华诗词发展报告 · 诗词教育》,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6
- 2016年度《中华诗词发展报告 · 诗词教育》,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8
- 主要论文
-
- 求正容变与诗词和诗赛,心潮诗词2021年第8期
- 初学写诗宜先五律,诗词中国第十一期(2021年)
- 诗词预设的真实性和可能性,心潮诗词2020年第12期
-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史》工程的一些信息和思路(张海鸥张奕琳彭敏哲),心潮诗词2019年第12期
- 论诗词之用典,心潮诗词2018年第8期
- 诗词创作的叙事理路,中华诗词研究第三辑(2017),东方出版中心2017.11
- 偈文体的文化源流和文体形态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 当代格律诗词四类诗群概观,学术研究2015年第7期
- 南宋古文选本中的文章学思想,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 宋代铭文的文体形态和文化蕴含,暨南学报(哲)2014年第3期
- 宋代谢表文化和谢表文体形态研究,学术研究2014年第5期,
- 宋代的名字说与名字文化,中山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 宋代赠送序文体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 宋人自编集的文体分类编次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 先秦古歌的叙事性和文体形态,兰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 悼祭文的文体源流和文体形态(张海鸥.谢敏玉),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 唐宋青词的文体形态和文学性(张海鸥.张振谦),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 赋韵考论(张海鸥.張奕琳),兰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 熙宁四至七年西湖词人群体叙事,台湾政治大学学报第11期(2009.6)
- 论词的铺叙,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 李白诗歌在唐五代时期的经典形成(张海鸥.誉高槐),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 评《中国历代词研究史稿》(张海鸥.高香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 从秀句到句图,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 旧体诗词的韵与命,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 汉魏六朝哀辞研究,日本创价大学中国论集第9号 2006年3月出版
- 稼轩词与《世说新语》,词学第十六辑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1月
- 《西清诗话》考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2006年第2期
- 《论学绳尺》与南宋论体文及南宋论学,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 北宋话体诗学论辨,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日语译文刊于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会刊《橄榄》第13期2005年12月
- 论词的叙事性,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 邵雍的快乐诗学,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 宋诗“晚唐体”辨,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 苏轼对白居易的文化受容和诗学批评,《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又刊于《中国苏轼研究》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7月,日语译文刊于日本宋代诗文研究会会刊《橄榄》第11期2002年12月
- 宋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 苏轼谪居或外任时期的疏狂心态,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2期
- 余靖诗学及其诗之通趣,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
- 苏轼文学观念中的清美意识,学术研究2001年第6期
- 狂者进取--宋代文人的淑世情怀,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11期
- 王介甫又称介卿、介父,阴山学刊2001年第3期
- 宋初诗坛"白体"辨,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 古典自然哲学与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吉林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 宋代隐士作家的自由价值观,学术研究2000年第6期
- 斜川之志的文化阐释,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 史论求期其通而深,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
- 摘疵指瑕以古为鉴,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1期
- 传承高贵:文学遗产研究的当代使命,粤海风1999年第10期
- 高教改革:攻克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教育导刊1999年第1期
- 宋代三居士名考,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 中国文化中的疏狂传统与宋代文人的疏狂心态,台湾中山人文学报第九期(1999.8)
- 宋代隐士隐居原因初探,求索1999年第4期
- 小晏词内涵的对比结构分析,殷都学刊1998年第2期
- 淮海居士未仕心态平议,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 文学史研究的新创树,复旦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 宋代文人的谪居心态,求索1997年第4期
-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
- 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中的群体研究述评,北方论丛1997年第1期
- 中国古代的隐士、居士和名士,文史知识1997年第8期
- 柳永对宋玉的受容(译文,原著宇野直人),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1期
- 模糊化与古典诗歌,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 用现代文化意识阐释苏轼,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
- 评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第1期
- 稼轩词中的雅人格意识,宁波师院学报1995年第2期
- 稼轩词英雄人格意识探微,广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 《牡丹亭》的双重文化题旨,殷都学刊1993年第1期
- 广州大学如何更好地为广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等职业教育1993年第2期
- 女娲、武姜、《红楼梦》女儿国——一个原型题旨的文化变迁,殷都学刊1992年第2期
- 宋太宗尚文雅,广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 教学的品格,广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 试论盛宋诗的雅化倾向,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 步入老境——北宋诗的发展趋势,广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 试论苏轼的文化原型意义,烟台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 人生悲剧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与探索1989年第4期
- 梅尧臣的诗歌审美观及其文化心理成因,广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 丹青考,文科月刊1988年第1期
- 探春形象的心理机制,文科月刊1988年第6期
- 试论孔子的经济思想,河北财贸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 当代诗词评论
-
- 蒋蕴慧《闲吟词》序,心潮诗词2019年第6期
- 荐评陈思和诗词,诗词家2018-第6期
- 荐评景蜀慧诗词,诗词家2018-第2期
- 荐评2017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获奖作品,诗词家2017年第6期
- 荐评苏炜诗词,诗词家2017年第5期
- 中山大学诗词学校专题荐评,诗词家2017年第4期
- 荐评褚宝增诗词,诗词家2017年第3期
- 荐评胡可先陶然诗词,诗词家2017年第2期
- 荐评路景云诗词,诗词家2017年第1期
- 雪意象的文化蕴涵,少儿国学2017年第12期
- 荐评2016年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优秀作品,诗词中国2017年第3期
- 荐评韩倚云张一南诗词,诗词家2016第6期
- 2016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诗组获奖作品评点,诗词家2016第5期
- 2016年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词组获奖作品评点,诗词家2016第4期
- 荐评赵松元易闻晓诗词,诗词家2016第3期
- 荐评汪梦川陈伟诗词,诗词家2016第2期
- 荐评曹旭胡晓明诗,诗词家2016第1期
- 荐评莫砺锋钟振振诗词,诗词家2015第6期
- 荐评尚永亮程章灿诗词,诗词家2015第5期
- 荐评刘扬忠与诗友们的诗词,诗词家2015第4期
- 第十届蒹葭杯诗词邀请赛获奖作品点评,诗词家2015第3期
- 荐评<蝶恋花>唱和,诗词家2015第2期
- 荐评周裕锴钱志熙诗词,诗词家2015第1期
- 荐评段晓华李舜华诗词,诗词家2014第6期
- 2014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获奖作品点评,诗词家2014第5期
- 推荐粤青年诗词,诗词家2014第4期
- 荐评施议对陈永正诗词,诗词家2014第3期
- 2013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词组获奖作品评点,诗词家2013年第5期
- 第八届蒹葭杯诗词邀请赛获奖作品评点,诗词家2013第4期
- 弄潮与温故——读《蔡厚示新诗选》,文艺争鸣2012年第1期
- 试论沚斋诗词,中国诗歌研究第5辑,中华书局2008.12出版
- 试论《水明楼诗词》,学术研究2008年第3期
- 略论水明楼诗词,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 论陈永正的旧体诗词,学术研究2005年第8期
- 纤纤的诗世界,诗探索1998年第1期
- 在研科研项目
-
- 唐宋词在现代演唱情况研究及文献整理,教育部2021年立项。
- 已完成科研项目
-
- 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大事编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4年立项。(结项等级“优秀”,书稿入选“广东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
- 宋金元文艺思想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1年立项(本人是负责人之一)。
- 宋代隐士、居士及其文学考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5年立项。
- 宋代文章形态与形态学研究,教育部2001年立项。
- 宋代在野文人心态研究,广州市1998年立项。
- 宋代诗学, 中山大学1998年立项。
- 历代文话, 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1995年立项,本人为课题组成员,整理20余万字。
- 宋代文艺思想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1998立项,本人独立撰写子项目《北宋诗学》。
- 已完成教育、教学项目
-
- 唐诗和唐宋词经典导读慕课建设,中山大学教务部2018年立项。
- 唐诗宋词经典导读课程博雅教学改革,中山大学教务部2018年立项。
- 唐宋诗词经典导读课程改革研究,广东省教育厅2017年立项。
- 主持“中华大学生研究生诗词大赛”,2006—2019共十一届。
- 主持“中山大学蒹葭杯诗词邀请赛”,2006—2019共十一届,中山大学教务处多次立项资助。
- 主持“中山大学暑期诗词学校”三期:2009.7、2014.7、2017.7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立项资助。
- 诗词鉴赏教学课件,中山大学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1年立项。
- 唐宋名家诗词学习网站,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2002立项。
- 获奖情况
-
- 中华诗词研究院“屈原诗学奖——诗学贡献奖”(2021.11颁布)
- 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2018)
- 广东省第八届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华诗教当代传承与创新”(2018.5)
- 中山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华诗教的传承与研究(2017.6)
- "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奖(2015)
- 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奖”(2015.3):中山大学蒹葭杯诗词邀请赛(2006-2014)
- 广东省2004-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词的叙事性
- 广州市优秀教师奖(1994)
- 中山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唐宋名家诗词导读课程
- 中山大学2003—2004年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诗词鉴赏网络课程
- 广州市1991—1993年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两宋雅韵
- 广东省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三等优秀项目(2008):唐宋名家诗词导读专题学习网站
- 河南省优秀图书二等奖(2008):北宋诗学
- 联系方式
-
电子邮件:22325383123@qq.com
更新时间: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