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你有一份来自郁文书斋(青年之家)的邀请函!

发布人:郑飞

       11月15日上午10时,中国语言文学系于中文堂306B教室举办郁文书斋(青年之家)揭牌仪式。系主任彭玉平教授、系党委书记王琤、谢有顺教授、陈斯鹏教授、党委副书记谢金华、团委书记兼研究生辅导员郑飞、团委副书记兼本科生辅导员吴昊琳及第六期青马学堂成员出席本次揭牌仪式。

 

 

 

 

       本次揭牌仪式由谢金华副书记主持。谢金华副书记首先对书斋的基本概况进行介绍,书斋建设工作自6月份启动,由系团委具体负责筹备,期间受到来自中文系师生和系友的大力支持。她特别感谢陈斯鹏老师为书斋题写了牌匾,谢有顺老师向书斋赠送了书法作品“学如登山”。她指出,郁文书斋既是中文系师生同读经典的学习交流场所,也是老师们与学生组织举办各类活动的“青年之家”,希望郁文书斋可以成为同学们提升理论素养、锤炼党性觉悟、加强交流与实践的新平台。

 

 

       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为揭牌仪式致辞。彭主任表示,郁文书斋的建设得益于我系师生的共同努力,意义重大;郁文书斋的成立以中文系的“郁文”精神为根基,含义深远。“郁郁乎文哉”,周代的典籍和章法制度丰富美盛、文质兼具,闻名后世,深刻影响了当今的中华文化,而今,中文系以“郁文”为理念,以书斋为载体,继承和发扬“郁文”的精神。

       彭主任强调,郁文书斋是同学们共读经典、汲取智慧的园地。中文系曾提出“共读一本书”的口号,号召师生共同阅读经典书籍。阅读经典,能增长我们的文采,使我们明辨慎思、博古通今、鉴往知来。同学们可以从经典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智慧,郁文书斋与中文系培养方案相辅相成,目标是帮助大家成长成才。他希望同学们把书斋使用和课程体系中的“五十篇作文”、第二课堂相结合,写出富有质感、富有力量的文字;持续提升对人生、社会、未来的认识,把经典的智慧运用到自我实现当中。

       最后,彭主任表示,中文系高度重视郁文书斋的持续发展,未来,郁文书斋将精心筛选更多经典书籍供同学们阅读,不断提升书斋格调,力争让大家读好书、好读书。

 

 

       谢有顺教授在发言中指出,郁文书斋应是一个读好书、读经典的场地,“学如登山”,要不畏艰险,持续前行,才能到达山顶。随后,谢教授详解了“郁文”二字的含义,“郁郁乎文”,指周代的文化制度集前代之大成,达到了盛大、壮观、富有美感、文采繁茂的境界,而孔子说“周监于二代”,这个“监”,既有审视、观看的意思,也有借鉴的意思,可见对前人智慧的学习,欣赏、吸收十分必要,借鉴、批判也很重要,因为孔子虽说“吾从周”,但他不是盲从,他也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我们为学也应如此,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

       谢有顺教授强调,郁文书斋的创办是为了鼓励大家阅读,“读书是福”。他说,阅读能够突破年龄、地域、阶层的差异,使每位读者都能平等地面对经典和先贤。别人能读到的书,你也能读到,阅读是跨越阶层最便捷、最低成本的方式;其次,阅读意味着选择和什么人站在一起。他援引歌德的话说,读一本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当你在书中遇见那些伟大的灵魂并与这些灵魂交流,就能极大地提升自我的精神高度。选择阅读的对象,即选择灵魂上的朋友,所以要慎重、珍惜。再者,谢教授也劝勉同学们要突破纸上功夫的局限性,以便在人生阅历中读到更多真知。他引章太炎的话说:“余学虽有师友讲习,然得于忧患者多。”而人生忧患可以更好地锻造坚毅、饱满的人格,文化的最终成果就是人格,而阅读的目的不仅是增长知识,也是为了精神成人,立志、立人之后,才能立学。

 

 

 

       2020级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黄竞娴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首先感谢系里为同学们提供了郁文书斋这样便于潜心阅读和增进交流的环境,在阅读不断数字化、碎片化的当下,她鼓励学弟学妹们重视与坚守传统阅读模式,在书斋中静心沉潜,强化交流,享受阅读的乐趣。

 

 

       最后,在同学们的簇拥下,各位领导老师共同为郁文书斋揭牌。随着红布落下,“郁文书斋”牌匾粲然若有光。至此,中文系郁文书斋正式启用。

 

 

 

       据悉,郁文书斋的前期筹备工作于上学期启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中文系师生与系友的大力支持:六月初于本平台发布图书征集倡议书后,郁文书斋陆续收到了中文系教师、系友捐赠的各类书籍,捐赠书籍目前均已完成了登记与上架工作;书斋门口的“郁文书斋”牌匾由陈斯鹏教授题字,陈老师特意用了“郁”字的古文“彧”,既有文字学内涵,又令人耳目一新;而书斋内由谢有顺教授惠赠的“学如登山”书法,更饱含了中文系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待。郁文书斋将于11月20日正式向中文系师生、系友开放,书斋的日常管理由中文系团委青年发展部负责统筹,第六期青马学堂成员共同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