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而至,缘定中文

发布人:郑飞

      华灯初上,月满珠江,举杯邀月,共话中秋。2023年9月24日晚七点,中山大学中文系2023年中秋晚会于中文堂105讲学厅圆满举办,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如“月”而至,欢聚一堂。

 

 

      晚会伊始,系党委谢金华副书记发表中秋致辞,表达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

      开场由徐驰和李正妍同学为我们带来歌曲《与海无关》,台上歌声悠扬,台下灯海摇动,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思念也能跨越山河大海,感受到彼此的温度。

 

 

      随后顾逸同学拉响二胡,曲调婉转绕梁,伴一轮明月,流入所有人的心田,轻抚着远行人的思乡之情。

 

 

        二胡曲毕,民族舞蹈登台。郑艺璇、周安香、朱芳若、陈含玉四位来自泰国的同学向我们展示了泰国传统舞蹈《望月怀远》,她们的轻歌曼舞尽显异域风情,让我们感受到中秋文化与泰国传统文化碰撞的魅力,更把晚会推上了一个小高潮。

 

 

      紧接着,赵逸凡同学倾情献唱歌曲《小幸运》,情感细腻如丝,如清风抚人心田,带给同学们别样的听觉体验。

 

 

       而由李思莹、刘璐嘉、陈熙巧、张然、郑一鸣五位同学带来的被套舞则是别开生面,让人眼前一亮,可爱灵动的舞姿引发一片片欢呼声,五色的被套在台上随音乐舞动,彰显青春活力,台下也传来阵阵笑声,现场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演出过半,来到激动人心的趣味猜灯谜环节,猜中灯谜即可获得一个中大月饼作为奖品,同学们纷纷踊跃参加,不亦乐乎。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旨在通过趣味游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底蕴。

 

 

      中文系作为国际生聚集的大系,他们之中不少同学也十分活跃,除了前半场的泰国舞蹈,来自缅甸的叶洪倩同学,在舞台上一展歌喉,所演唱的《克卜勒》扣人心弦,充满了感染力。

 

 

     屹立于广东的中山大学,校园里自然是少不了粤语歌的传唱。黄为圣同学以一首粤语经典老歌《千千阙歌》,诉说思念中淡淡的离别忧愁。

 

 

       载歌载舞后,由丁天祺、李程、陈诗语、高涵四位同学带来现代诗朗诵《就是那一只蟋蟀》,“想起月饼,想起桂花,想起故国的月”,感情充沛的朗诵仿佛穿越海峡两岸,就是那一只蟋蟀,在海峡两岸人民的耳畔歌唱,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祖国宝岛台湾回归的脚步。

 

 

     龙米川同学带来的歌曲《背叛》,曲名初听似乎容易令人误解,但实则是表达了对远在一千四百多公里外的家人的思念之情,温柔的嗓音里饱含真挚情感。

 

 

       随后,来自江南苏州的顾逸、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周昕霈、来自云南玉溪的任薪烨同学分别分享了家乡的中秋,各位同学介绍了各地不同的中秋美食与习俗以及中秋历史文化传统。江南水乡的大闸蟹,宝岛台湾的新式月饼,云南少数民族的叫月、跳月、串月传统和大月饼都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各地丰富多彩的中秋庆祝方式的了解。

 

 

        最后张醒同学以歌曲《月半小夜曲》作结,句句含情,唱响秋月的浪漫与对团圆的期盼。

 

 

        晚会在悠扬的歌声中谢幕,游子的乡愁被欢声笑语抚平。中秋团圆夜,最是一轮明月寄相思,曲终人不散,我们的心始终紧密相连,举头望的是明月,低头思的是故乡,对团圆的祝福是永恒不变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