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2020级“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强基班赴南京开展研学活动

发布人:郑飞

       2023年10月13日至16日,中文系党委书记王琤、副系主任范常喜教授带领2020级“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专业强基班同学赴南京开展研学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出土文物及古文字的相关知识,并通过与南京大学古文字学强基班师生的交流沟通,汲取经验,相互促进。

       10月14日上午,研学队伍前往中山陵拜谒。队伍从博爱坊一路而上,在祭堂内,大家肃立面对中山先生坐像,致以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之后,参观了孙中山纪念馆,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回顾了孙中山先生的壮阔革命历程,更加深刻地学习了中山先生“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14日下午,研学队伍前往南京博物院参观学习。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丰富珍贵,同学们求知若渴,仔细欣赏一件件展品,沿着历史轨迹领略江苏古代文明的风采。参观过程中,范老师针对不同文物,细致讲解了相关的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知识。同时,范老师结合展品,不时考查同学们对古文字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大家要主动将文物实体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加深对于出土文字材料的理解。另外,同学选择个人感兴趣的馆藏文物,提前准备好讲解内容,并在现场为大家作了精彩介绍,包括广陵王玺、金缕玉衣、金兽、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等珍贵文物。在撰写讲稿的过程中,同学们自主学习了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古文字学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场讲解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10月15日上午,队伍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学习。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惨案是历史的伤疤,参观活动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知史爱国,展现出民族的团结与勇气。下午,大家先后参观了六朝博物馆和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内,城墙遗址、木牍、墓志铭、陶俑、青瓷等遗迹和文物,展示了昔日帝都经济与人文的繁荣辉煌,大家沉醉于精美的展览,认真学习了六朝历史文化的知识。江宁织造博物馆修建于江宁织造署遗址之上,通过参观馆藏文物资料,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清代江宁织造的兴衰沿革,对中华丝绸史,以及当下的“一带一路”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与理解。

 

 

 

 

 

       10月16日上午,研学队伍前往南京大学,与南大文学院古文字学强基班师生交流学习。双方首先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活水轩举行了交流会,与会的南大师生有文学院党委书记倪蛟、副院长童岭教授、古文字学强基班负责老师程少轩教授和魏宜辉副教授,以及南大古文字学强基班的同学代表。在交流会上,倪蛟书记和王琤书记分别介绍了两校中文院系的学科发展情况,童教授和范教授则谈到了南大文学院与中大中文系的百年历史渊源和深厚友谊。针对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双方深入沟通分享了办学经验,表达了对未来进一步交流学习的期盼。各位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充实自我,努力学习,坚定文化自信,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年轻力量。

 

 

        随后,在南大文学院师生陪同下,研学队伍参观了“帝陵迷踪——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特展”。南京大学博物馆魏美强老师作为展览执行人向大家作了系统讲解。着重介绍了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大墓的考古发掘过程、出土文物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同学们得以更加全面地感受魏晋的历史文化与风貌世情。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此次研学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先秦至魏晋时期物质文化与人文世情的认识,通过将课堂理论与切身体验相结合,更加深刻地学习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大家也增强了历史自觉,警醒自己要不忘历史,不负韶华,努力进取,让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