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党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中学习研讨

发布人:liucch

       2019年10月25日上午,中文系党委中心组成员在中文堂411举行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本次研讨会议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首先,罗成老师以历史的“初心”为题汇报学习《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 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中学习时的讲话》心得。

       罗老师首先回顾了习近平讲话的内容:习近平强调,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了四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接着,罗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从系统的意识、具体的方法、历史的眼光三个方面阐述自己对“不忘初心”的理解。

       第一,“不忘初心”要求我们有系统的意识。中国从1840年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到1949年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翻天覆地”的力量从何而来?来源于共产党人的使命认同,共产党人始终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贯穿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的,也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的。只有具备这样的系统意识,才能做到“不忘初心”。

       第二,“不忘初心”要有具体的方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具体方法。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分析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他强调正是因为强调了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他还结合《废物》等小说,进一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坚持群众路线的。

       第三,“不忘初心”要具备历史的眼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要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又要在历史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的规律,带着初心和使命创造新的辉煌。

       最后,罗成老师指出,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既有使命意识,家国情怀,又以日新的精神勇敢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