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党委理论中心组举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
2019年10月23日上午,中文系党委中心组成员在中文堂411举行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本次研讨会议主题是“理想信念”。
首先,党委中心组成员集中观看学习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驻雷州市那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彭彬同志先进事迹。
彭彬是省农业农村厅派驻雷州市那毛村党支部的第一书记,2016年至今在雷州市那毛村帮扶。彭彬同志结合自己的资源禀赋,带领那毛村村民种番薯、开办无人机培训学校,实事求是地开拓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扶贫六年,彭彬长期驻村,与家人聚少离多,但看着那毛村越变越好,他却觉得这都是值得的。
彭彬同志的先进事迹彰显了一位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值得我们学习。
于海燕书记首先简要说明了理想、信念的内涵,带大家回顾了《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相关内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接着她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理想路径,可以概括为: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自1953年起,每五年制定一个计划,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在全国展开,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带来了空前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也有所变化,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中不断实现目标,朝着远大理想前进。回顾了新中国70周年发展历程之后,于书记进而阐述了中山大学“三步走”的安排以及中文系的发展目标。
此外,于海燕书记还列举了陈云、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革命老党员对“信念”的认识,并指出:身处新时代的普通党员,如何坚持理想信念,是对自己的灵魂拷问,需要每一位党员不断思考和探索。

最后,张均老师作主题发言,讨论教师和学者的“初心”。张老师表示,作为一名教师更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把文学中的美传递给学生。谈及学术研究,张老师反思当前现当代文学研究多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作为文学主体观,很少触及“新中国七十年”这一概念,实际上1949年以后文学有很大成就。因此,他认为往后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应当更多关注到1949年以后的文学。此外,党委中心组成员还围绕“文科‘三大建设’如何建设”进行交流。
本次会议是我系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要求下开展的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通过对新中国70周年历史进程的回顾以及对中山大学、中文系理想目标的学习,重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党委中心组成员对理想信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推动未来工作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