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4年“中国梦 广东情”社会实践活动暨中山大学第四届“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的通知
各校区团工委、各二级单位团委(团总支)、各学生团体: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不断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当中,校团委决定开展2014年“中国梦 广东情”社会实践活动暨中山大学第四届“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
本次比赛同时也是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的校内选拔赛。校团委将对个别优秀项目进行长期支持,并推荐至“挑战杯”的省赛或国赛。
一、活动主题
中国梦,广东情
二、活动形式
通过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现场采访、亲临实践等方式开展调研,撰写15000字以内的社会调查报告。
三、选题范围
题目由参赛团队自主确定,可参考《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附件1)。
调研对象既可以广东省为主,也可涉及全国各地。个案访谈得有一定数量和深度,问卷调查应注重抽样的科学性,不鼓励使用网络问卷(除非研究特定问题)。
鼓励结合文科类本科生科研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来开展;鼓励积极参与社科类导师的在研项目;鼓励结合调研结果发表论文。
毕业论文、学位论文、已获第一、二、三届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立项的作品不得参赛。
四、参与对象
中山大学全体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五、活动流程
(一)3月20日前:报名参赛。
报名表(附件2)电子版发至9559319@qq.com,邮箱已设置自动回复;报名信息是通知培训的依据,务必准确。
(二)3月下旬–4月上旬:选题培训会。具体情况另行通知,请关注青年科技协会新浪微博。
(三)5月11日前:组建团队、联系社会实践地点,填报《中山大学“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立项申请书》(以下简称《立项申请书》,见附件3)。
电子版发至9559319@qq.com,邮箱已设置自动回复;纸质版(一式三份)交至各校区团工委(东校区交至惠佳超市三楼321室,南校区交至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308室,珠海校区、北校区交至团工委办公室)。电子版与纸质版均须报送。
(四)5月24、25日:各队伍进行分组答辩,确定立项项目、公布获资助团队名单。
(五)6月6日前:各队伍填写《中山大学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由校团委统一办理保险手续。
(六)7月:开展调研。
(七)8月:选修公选课《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选课说明参见附件4)。
(八)10月12日前:各团队网上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的提交将使用挑战杯全国竞赛的官网(http://www.tiaozhanbei.net/),须先注册账号并填写有关内容,不须交纸质版。网上提交的有关事宜另行通知,请于9月份开学后查看校团委主页(中山大学青年时空)。
第一轮评审将在网络上进行,评委的评审意见会自动返回到相应的注册账号中,请参赛团队注意查收。
(九)10月中旬: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社会调查报告进行网络评审(评审指标参见附件5),并按评审成绩排序遴选出最优秀的12支队伍进行公开答辩。
(十)11月1、2日:举行公开答辩。
六、资助办法
拟立项资助100支团队,其中重点团队每支资助2000元,一般团队每支资助1000元。资助金额在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后统一拨付。
立项资助队伍可根据报名队伍数量进行调整,一般不超过报名队伍数量的60%。
七、奖励办法
(一)获奖团队
比赛评出社会调查报告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20名,其他为优胜奖。特等奖奖金5000元/名,一等奖奖金3000元/名,二等奖奖金1000元/名。
进行公开答辩的12支队伍决逐特、一、二等奖,由答辩成绩决定。三等奖由网络评审成绩排序产生。
(二)优秀指导教师
比赛评出优秀指导教师1名,奖励特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每名奖金5000元。
八、承办单位:中山大学青年科技协会
联系人:罗壮雄 电话:15018749142
附件:1. 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获奖作品名单
2. 报名表
3.中山大学“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大赛立项申请书
4.选课说明
5.社会调查报告评审指标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201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