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85级校友卅载归来仍少年

发布人:liucch

       11月23日,在盛开的紫荆花树下,在悠扬的《山高水长》歌声中,中文系85级校友迎来了他们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久别康乐园,所有人提上“卅载归来仍少年”帆布袋,领取自己当年的学籍表和成绩单,相聚在中文堂。卅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校友们一起参观中文堂前的85级“级石”,并在印有入校学籍照片的背景板前签名留影、举行交流活动。活动由校友张志兵和潘广河主持,中文系主任彭玉平、党委书记于海燕、党委副书记陈方等到场参加。

`

       彭玉平主任代表中文系致辞。他和校友们分享了中文系近几年的校友工作,追溯了中山大学和中文系的历史,并详细介绍中文系近年所取得的成就。85级的班主任是李炜老师,彭老师刚写完一篇追忆李炜老师的文章,他高度赞扬李老师对中文系的贡献。彭主任说,中文系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是一代一代中文人持续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诸位校友的大力支持。

       于海燕书记对校友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11月是广州天气最好的时节,也是中大最盛大的校友季,一代又一代中文人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又在毕业后不辞辛劳地在从世界各地汇聚过来,这一份情谊是中大的财富。这些中文人对中文系和中山大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书记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并且欢迎大家多回来看看,希望大家在建校一百周年时再次回到母校。

       85级级长梁文锋代表校友发言。他深情地说道,85级毕业三十年以来,积极地组织了多次聚会,大家对此乐此不疲,因为中文系代表了大家的青春年华,这里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他对中文系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付出表示感谢,并祝愿母系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再次欢聚一堂,校友们万般感慨。印旗校友和刘文森校友因中文系而结缘,这一次夫妻俩特地从温哥华赶回来参加聚会。印旗校友说,“我们毕业三十年了,各自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孩子都大了,我们也都变沧桑了。现在回来看母校的一草一木,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大家今天聚在一起真的不容易,很多同学现在都认不出来了,但是那种亲切感依然还在。

       刘文森校友则表达了对师弟师妹们们的告诫与嘱咐,“中文系是中山大学老牌院系,当年的代码是01,NO.1。它是中山大学的一个招牌,在广东省甚至是整个华南地区都有深远影响。所以我们有时候眼光不要太短浅,如果你喜欢中文这个专业,一定要持之以恒,我们中文系出来的人才是非常多的,我们要以中文系为骄傲。”

        除了兴奋激动,也有追怀和回忆。邱洁珍校友特地去看了中文系以前上课的大楼,还见了当年最喜欢的老师,她说,“我最难忘的是金钦俊老师,刚才见到他我也跟他说了,他很开心。当年金老师给了我最高分,而且,当年的金老师,风流倜傥,非常有气质,我和同学们都是他的迷妹,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见到老师们真的特别高兴。”周列文校友则陷入对逝去的老师与同学的追思当中,“这才五年没见,我们当时的级主任李炜老师已经不在了,而且之前我们也有同学离世,所以大家特别地感慨,也格外珍惜这次聚会。”

       更多的人表达了对中文系的祝福和期待。他们谨记1985级“级石”上“薪火相传”四个字,希望中文系培养更多的人才,发展得越来越好,桃李满天下,在中大发挥更强的榜样带头作用。他们也从不同角度对师弟师妹提出了寄望。李文洁校友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么好的人文环境、学习氛围下,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大学生活,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张志兵校友则补充道,大学生应该与时俱进,不但要读好书,更要活学活用,在各个行业都要发挥好我们中文人的作用。除了知识和才情,这一份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也是一代一代中文人薪火相传的财富。

       中文系主任彭玉平、系党委书记于海燕与级校友在1985级“级石”旁合影留念聚会结束后,校友与老师们在中文堂门前合影留念。大家依依惜别,盼望着五年后再次聚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