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中山大学中文系党政领导班子赴云南澄江进行校史及红色文化培训

发布人:zhanbq

  为延续中山大学中文系与澄江的深厚历史友谊,不忘本来,面向未来。2018年11月17日至19日,中山大学中文系党政领导班子一行8人赴云南澄江进行校史及红色文化培训。澄江县委党校承接了本次培训活动。澄江县委副书记、澄江县委宣传部长、澄江县文联等多部门领导与中文系一行进行了交流

  在澄江期间,澄江县委党校及有关部门领导分别进行了《澄江发展与新时代的基层党建》《革命时期党在云南的发展成果及做出的巨大牺牲》等党课教育,并观看中山大学在澄江办学视频。除了集中理论培训,澄江县委党校还安排中文系一行到普福寺、文庙、层青阁等中大办学旧址进行现场教学活动,特别是文庙曾是当年文学院办学的地方,近一千师生在那里度过了两年紧张而有序的教学与学习时光,而今文庙虽然略呈破落的景象,但见证了文学院的历史。此行还前往澄江县党史陈列室了解了中山大学党组织在澄江县党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感受澄江日新月异的新变化,中文系一行还到澄江化石自然博物馆等了解澄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澄江期间,召开了中文系党政联席会,对本次学习教育活动进行讨论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做了布置。

  中文系领导班子与澄江县委党校就基层党建活动开展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并就建立中文系教学实习实践基地,以及聘请澄江县委党校的教师来我系做党史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等讲座的合作计划等事项,进行初步商讨。

  通过三天的培训学习,系领导班子加深了对中山大学西迁澄江办学历史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觉悟,凝聚了“团结一致共谋学科发展”的共识。

  据悉,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中山大学奉命西迁。经一路艰辛跋涉,终于到达澄江,图书、仪器等也源源运到。中山大学迁澄后,校舍主要利用庙宇等公共建筑。文学院教学在文庙、斗母阁等处。1940年7月,中山大学奉命迁回粤北坪石。近两年间,中山大学与澄江人民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在澄江期间,中山大学在宣传抗战、普及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启发澄江民智、开发文化、移风易俗等都起了很大作用。

  附图:

image

与澄江县委领导、县委党校领导合影

 

image

参观澄江县党史陈列室

 

image

参观中大在澄江办学纪念馆—层青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