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2017届毕业典礼
6月28日早晨,伴随着《山高水长》动人的旋律在中文堂一楼大厅中不断回响,毕业红毯的周围陆陆续续聚集起了家长和师生们。在未来的几个小时里,中文堂——这栋充满人文气息的建筑将见证2017届毕业生的欢欣与感动、离别与不舍。
八点四十分许,回响在中文堂大厅的背景音乐正变得动感起来。在主持人的提示下,早已聚集在毕业红毯周围的毕业生们纷纷两两自由组队结伴,跟着动感的节奏从红毯上上走过、留影,尽显毕业生们青春与自信的风采,留下独属的记忆与情感。热情、欢乐的氛围洋溢在中文堂一楼大厅之中,一波又一波的小高潮不断涌来,直到数位教授、老师们从红毯上走过,与现场的毕业生们热情招呼,整场红毯秀方才达到真正的高潮。

(毕业生们在走红毯)

(身着民族服饰的毕业生)

(开心的毕业生家长)

(走在前方的黄爷爷)

(魏老师:我还能说什么?这大概就是人生赢家吧(摊手)

(老师们走上红毯合影)
九点三十分左右,老师和同学纷纷进入毕业典礼会场落座,毕业典礼正式开始,中文系系主任彭玉平老师现场致辞。他用幽默且具诗才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对毕业、对离别的想法,回忆了与毕业生们一同相处的时光,令各位毕业生忍俊不禁;而后他谈到了天赋与职业的深层关系问题。以王国维先生为例,他说,“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那种‘他日以何者终吾身’的反思意识真是不可少的。”他向毕业生们强调了“发现天赋”、“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并承认,也许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在过去的几年时光里有所差异,但这只是上一次选择的结果,而至于如何做出下一次的选择,则诸位同学还需真正认识自己,发现天赋,天赋引发灵性,灵性带来快乐。彭玉平老师最后说道,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每一位毕业生都是蕴玉怀珠的,每个人都是可能呈现出光彩熠熠、“妩媚”多姿的神采的。如果你不能一步找到你的“玉”和“珠”,那至少要知道它们的方位在哪里,然后一步一步走近它,让它来妆点你的多彩人生和这个美丽世界。最后,他祝愿每一位毕业生毕业快乐,天天快乐,一生快乐。

(彭老师致辞)
在致敬献花环节,学生代表向参加典礼的老师献上了鲜花,来自西藏的同学也代表全体毕业生向老师们献上了哈达,以此对老师们的教诲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西藏的同学代表向老师敬献哈达)
2017届本科毕业生班主任胡传吉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进行了发言。她说,自己最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对于诸位同学来说,毕业之后什么事情最易,什么事情最难?她不失幽默地解释说,“以食为天”最易,在广东浸染了四年的诸位毕业生早已习得了“以食为天”的本领,谋求个人幸福的能力自然是不会弱的。而什么最难呢?她说,终身读书最难,终身锻炼最难,心怀天下最难。但若不直面这“三难”,诸位毕业生所谋求个人幸福之“易”便迟早会华为泡影。因此,她告诫同学们一定要通晓“坚持”的意义,做一个终身读书的人,做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胡传吉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而后,优秀毕业生代表分别上台进行了发言。优秀本科毕业生代表朱缘新同学回忆了自己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学习的点滴时光,并且结合自己的学习历程就外界对“中文系究竟学习什么”的误解进行了一番阐述,她讲到自己如何在学习到语言学相关的知识后对身边的方言资源加深了了解和认识,讲到她如何在中文系不断地阅读中越发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的种种现象,谈及中大中文系,她的发言中充满感激之情。优秀博士毕业生高思同学则是回忆了自己与中山大学中文系的不解之缘,他讲到自己如何怀揣着对中文系的向往,从东校区的数学系顺利得以进入中文系学习的历程,他分享了自己在中文系就读古代文学方向时,对“修齐治平”这一问题的思考,正是希望不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人生意义。

(优秀本科毕业生朱缘新同学发言)

(优秀博士毕业生高思同学发言)
接着,中文系对2017届优秀毕业生进行了表彰,并聘任了2017届年级理事,系党委书记于海燕老师向优秀毕业生颁发荣誉证书,向两位2017届年级理事颁发了聘书。


而后,便是本次毕业典礼的重头戏——为各位毕业生颁授学位证书。彭玉平老师、张海鸥老师、王霄冰老师、谢有顺老师、张均老师、魏朝勇老师、胡传吉老师、邵明园老师等分别上台,为毕业生们颁发学位证书,庆祝他们顺利毕业。





毕业典礼步入尾声,黄天骥老师情绪激昂,上台指挥所有毕业生们合唱中山大学校歌。熟悉而动听的旋律回荡在毕业典礼的会场之中,在这歌声里2017届的毕业生们与母校作别,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